搪玻璃反应釜等化工设备每年都要进行一次到几次的大修,各装置集中停车检修前期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隐患,但由于各装置、各工段、各岗位都检修,于是检修过程中都会或多或少的出点小事故。为了让大家更好的总结经验,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小编搜集了53个安全事故,望各位朋友在看案例的同时吸取教训,远离危险!!!
1.真实的,一检修中的稀释蒸汽发生塔,突然冒白烟起火,较后查明是用来发生稀释蒸汽的水,因为工艺上要和含有硫化氢的原料接触,较后在塔里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硫化亚铁,检修的时候又暴露在空气里,氧化反应一直在不断的进行,聚集了足够的热,导致起火。
2.在介绍一个美国的事故吧,是检修完后开车期间的。
那里工艺情况是,一精馏塔,比较特殊的是安全阀的出口是一常压敞口罐!
A班在晚上开始引料,但是该塔的液位计却出现了问题,始终显示低液位,A班并未引起重视,B班早上接班,还是没有引起重视,直到中午才意识到问题不对,打开塔釜送料的阀门,向后送料,但该阀的上游阀在检修时是关死的,主操也未要求外操检查确认。进料还是源源不断的进入,冲开安全阀,进入常压敞口罐,直接从敞口罐溢出。而这个敞口罐建在办公区附近,当天一波实习的人正在楼里,然后就是爆炸发生了,十五人死亡,一百三十八人受伤。设计上较大的缺陷就是安全阀的出口去常压敞口罐,物料直接接触大气,操作上较大的失误就是检修刚过,很多仪表会出现假值,必须时刻保持警惕!
3.我厂出现过开工时发现,压机安全阀总是起跳,查找原因是检修时盲板未拆,幸亏发现及时,不然后果不可想象!!!所以要严格执行抽堵盲板制度。凡需要检修设备、管线,必须与相关系统隔绝,严格执行抽堵盲板制度,要对盲板进行统一编号,并绘制抽堵盲板图表。要对抽堵盲板作业人交待安全措施,防止中毒、烧伤事故的发生。严禁用石棉板,白铁皮等不符合要求的材料代替盲板。盲板要有足够强度,其厚度一般不应小于管壁厚度。
4.我分厂也出过一个事故!在安装一台过滤塔紧固螺栓时,由于跳板中间断裂从3米多高摔落!地上一基础上的20cm长的地脚螺栓把他后背一大块肉给撬起!幸好他自己反应快没伤到内脏,不然就是一个穿腹的一大窟窿,住院一个半月.原因是跳板用木头,时间长久,另一方面没系安全绳,由于他出事故,全厂被扣好几万块钱!真是安全系百人啊!
5.我们车间检修时氢气盲板加在了边界阀里,系统压力都4MPa了,准备进氢,结果只能泄压重调盲板,耽误了不少时间,还有设备为了赶进度换塔底泵入口阀门,塔内介质还未退净就先把阀的部分螺栓松开,结果跑油了,幸好油不热,否则不敢想象.还有我们工艺负责签火票,安全员来找我,我们一起确认了现场,发现他事先写好的火票要加的盲板有问题,就更改了方案,结果安全员火票上没改过来,被安全科好一顿批啊,所以大家遇到动火一定要确认好现场,写好火票,切不可图省事,想当然,否则后果严重。还有泄压时高压部位的一个排凝未关死,偏巧在吹扫的时候它堵了,谁也没注意它,结果压力高了的时候“砰”的一声响,虽然没伤人,但实在吓人。
6.我司在大修后开工曾发生过两起火灾事故,希以大家注意安全:
一是,开工过程中。反应引空气吹扫时,因大油气管线清焦不彻底,造成焦炭自燃,因发现温度异常,及时处理,未造成严重后果。只是烧的有点变形了。
二是,常压开工过程中。因汽油回流罐满罐,溢流至下面换热器上,造成一场大火灾,全司停产整顿,主管领导和操作工被刑事拘留。
7.我车间在检修时的一个事故:在大修时拆一管有水氢氟酸的管子,管子在拆之前已以用大量的水冲冼过了,但是没有用试纸进行检测PH值,一员工在拆开管子后,少量的水流了出来,流到了手套上(普通的布手套),结果被氢氟酸灼伤了,幸好发现的早,及是用水冲洗,并涂了氢氟的药膏。这次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管子处理后没有检测,员工没有带正确的劳防用品。公司有明确的管道开封程序上,程序上有明确的规定,在拆有腐蚀性物料管时,一定要带耐酸碱的劳防用品。
8.说个我们厂的.NaOH储罐48%浓度,冬季进料后管线要用PA吹扫,防止冻结,结果罐顶的呼吸阀堵塞了,谁也不知道,偏巧有一天负责进料的操作人员,进料后忘了关吹扫的PA阀门,结果一直吹扫了一个上午,下午发现液位曲线不正常(压力传感液位计),到现场才发现,600立米的圆柱罐,两端成了圆弧的,罐底周边翘起来了一米来高,索性罐体全是316的,焊接的比较结实,没发生泄漏等事故。探伤后也没有什么问题,底角周边灌注的水泥,继续使用。事后,对公司内部所有的透空管线做了一个检查表,每个月都要检查一次,没再发生这样的事故。还有一次,600立米的丙烯酸罐里有200立米的原料聚合了,就是在大修期间发生的,不过还好,没有发生爆炸什么的事故。只是处理这个罐就花了1个月,耗费了300多万的钱,原料钱还不算,可惜啊,这么多钱,够我买多少米房子的啊!!!
9.车间在检修蒸汽管道时,焊接工人在焊接时,焊渣飞溅到旁边的阴井内,发生燃爆,阴井盖飞起两米多高。幸亏没有人员受伤。燃爆原因是,相邻生产装置也刚检修完,在做开车准备时,正在用氢气转换系统内清水,由于清水排空后,氢气也随排水管道排之清水沟内,封闭的清水沟内积聚了大量氢气,刚好遇到飞溅的焊渣,引起了爆炸。
10.检修的时候,吊水解塔盖子,上部倒链没固定好,刚吊的时候倒链就掉下来了。还好不是把水解塔盖子吊在半空时掉下来。感觉从现场实践中得到的东西印象较为深刻,当然尽可能消除隐患还是应该的,当前化工的安全也不可小觑!
11.某厂大修,书记没有做好防护就去高压配电室,结果被高压电残疾,从胳膊进从腰部出,胳膊都糊了。
12.安全帽的功用!我以前的岗位装置开车之前,高空管廊平台飞下的螺栓将主任的安全帽打穿了,幸好脑袋没事。还有同事俯蹲作业起立时安全帽撞击头顶管道而使帽破裂的。
13.我是干加氢的,我们停工检修时,在将氢气界区盲板掉向盲死时,再抽出盲板的瞬间发生了氢气闪爆,把当时掉盲板的两个作业人员的头发和眼睛及面部都用不同程度灼伤。后来分析原因是是由于界区外的氢气阀门内漏,第二在作业前应将盲板的法兰面浇上润滑油或水防止抽盲板时发生静电和火花。
还有一次是,装置已彻底停工结束,反应系统已是氮气状态,想置换反应注水线内的水,将注水调节阀的副线阀打开,排凝阀打开,用反应系统内的氮气余压来置换,在开注水的较后一道阀时,在调节阀的排凝处发生爆炸,当时就把水泥地面炸里一个好的的坑,还好当时旁边没有人,没有造成人员伤亡。教训惨痛呀!!!!!
14.确实,设备在检修时容易出现各种危险因数!
我有次在检修前,反应釜和管道都置换了,但由于管道设计和安装造成了置换不了的死角....在动火时出现了小的燃烧。尽量按照设备检修标准化程序走,所做的事都标准化。
15.常减压装置大修技改后开工,装置生产基本转入正常。在对产品质量进行调整过程中,因为常顶汽油回流罐自动控制、液位计失灵,当时仪表维修人员处理后仍没有解决,回流罐液位无法显示;汽油外送受阻后,汽油回流罐液位上涨,没有及时发现,处理不及时,汽油从回流罐放空处大量冒出,遇到回流罐下面温度高达350℃的、裸露的高温重油换热器上产生自燃,发生火灾事故。当时在构二区的所有换热器都没有进行保温,现场的部分设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这次火灾持续了半小时之久。之所以发生这次火灾事故,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个方面,是仪表失灵,回流罐液位上涨,液位无法显示;这是表面现象。
第二个方面,是我们操作人员在没有仪表监控的情况下没有精心操作,认真巡回检查现场液位。这两个方面是较主要的原因。
第三个方面,是在安装设计的时候,给装置留下了本质安全隐患;(不应该将高温重换热器放在轻油贮罐下面。)
第四个方面,我们在开工时没有对整个装置进行安全评价与安全验收,(高温重换热器未保温就急于开车。)这两个方面是较主要的原因。
16.空分一长期不用的废罐,由于罐内物料未处理干净,检修人员因人孔螺栓生锈无法卸开,直接动火割螺栓,结果人孔盖飞出,当场将焊工抛出2米多远,小腿骨折,好在已系安全带,未将人摔出护栏。
17.我公司在检修一只贮罐,操作工清理残渣时,规定用手电照明,他们嫌亮度不够,改用氧炔割炬照明,档火焰接近人孔口时发生罐内可燃气体燃烧,当场烧伤3人。这是一起严重违反安全动火规定的人为事故。教训深刻,一线员工的安全知识太缺乏,领导的责任不容推卸。
18.氮气的危害:目前氮气作为很多化肥企业的有效的置换介质,特别是有大氮肥装置的厂家,具有置换速度快、置换彻底、便于分析、安全可靠等诸多优点,但是要特别注意置换过程中和置换以后的进塔入罐作业时的通风置换和设备死角处的氮气很易造成人员窒息。我公司曾经有过人员因设备内氮气窒息死亡的惨痛教训,希望类似厂家多加关注。
19.大修系统清理统一验收很重要。前年我公司停产检修,各部门各自为战,部门自己验收,没有统一验收,部门间连接的一根108管未清,动火时造成一暂存罐爆炸,事后查找时,都认为其他部门清理了。
20.我是施工人员,单位修水解釜:这个釜以前修过几次、施工人员(外包工)对这个釜很熟悉,没检测气体含量和佩戴防护用具,下去就没上来。更可悲的是,同伴见状立马跟这下去下去救人,结果2人死亡(农民工80W摆平未上报)。
原因:才改工艺,设备改充氮气。
大意害死人啊!愚昧也害死人!
21.说一起后怕的事故!常减压装置减压侧线抽出口漏,处理时关闭抽出口和返塔口,由抽出口向下至汽提塔扫线,准备堵漏。操作工扫线过程中突然汽提塔一声闷响,大量油气向外喷出,几秒中发生闪爆。汽提塔设在装置路边,油气喷射方向斜向道路,6米宽30米长道路一片火海。事故过程中三人受轻伤,两台路对面楼下自行车烧毁。
受伤三人中两人是操作工,当时正在扫线,由于喷射口真好和他们站位相反,只是受到热气灼伤。两人从侧面梯子跳下逃生,受轻伤。令一名受伤者是离汽提塔50米开外的卡车司机。见到爆炸起火,跳车逃跑时摔伤!
幸运的是事发时6米宽30米长道路无人通过,喷射口被向操作工,两人受轻伤,大量热油和油气喷向道路没喷向装置和操作室。
事故原因:
汽提塔检修没有测厚,部分塔壁腐蚀后减薄。
汽提塔内油未退尽就扫线。
汽提塔没有降温,温度过高。
操作工扫线时没排净蒸汽线存水。水进入汽提塔遇热油瞬间汽化,加上塔壁减薄造成高压撑开塔壁,大量热油和油气外泄遇空气闪爆引发事故。
各常减压装置一定引以为戒!
22.我公司检修硫酸管道补焊,因为之前补焊过多次,所以这次也是照旧施工,刚把割枪靠近管道口就发生爆炸,我在距现场两百多米的办公室都感到地面震动,结果硫酸罐顶整体被掀开掉落在地上,机修工幸亏是骑在管道上而不是在罐顶,没有受伤,但脸被吓得惨白。事后分析:以前施工没有出事,是因为将管道两端的阀门打开,里面的氢气可溢出,即使被点燃也不会发生爆炸,而这次是在接近灌区操作,刚好105酸罐顶的三氧化硫吸收器堵塞,管道内氢气被点燃没有地方卸压,导致爆炸。幸好没有伤到人,但是罐内还有几十吨硫酸,经过及时处理还好没有泄露。典型的违章操作啊。
23.我们一次在检修蒸发器时出现过这样一次事故,检修前工段安排人员将蒸发器冲洗过很多次,认为里面没有积料,便开始拆卸强制循环泵,可就在将泵叶轮拔出的一刹那,一股碱液从里面喷出,将在场的检修工吓个半死,幸亏大家都带着防护眼镜,所以,没有造成人员受伤。较后询问,工段用来洗效的水是冷水,没有用热水,而蒸发室长时间运行,结盐太多。那次太危险了。
还有一次,在聚合罐区检修动火的时候,将整个氯乙烯管道用蒸汽整整置换了两个小时,然后分析合格后动火,可动了一半后,整个管道又突然一声爆鸣,一股黑烟从一个阀门的垫片处冲出。所以说,化工生产没有的安全,要慎之又慎!
再有一次是停车检修后开车,置换氢气系统,取样分析后含氧不合格,一直分析了N次,还是不合格,多次查找漏点,都没有查到,中午十二点一直分析到下午四点,也没有合格。较后在空压站查出氮气含氧不合格。此次事故虽说较后影响了开车,但性质却是很恶劣,氮气如果含氧再高点,有可能导致整个氢气系统的爆炸,相当危险。
化工生产成也安全,败也安全。
24.蒸汽阀门长时间未更换,锈的比较严重。在更换阀门时俩职工协作协螺栓时,安全意识淡薄,造成梅花扳手甩出将另一人门牙磕掉。在作业过程中一定要牢记“三不伤害”,需要多人配合的作业时,一定要密切协作,避免不必要的人身事故的发生。
25.大修时进行设备内部检查——从顶部封头处进入一个5米高的小直径塔器。通风置换后,化验分析合格后。检查人员在进入塔器前,某位操作人员为了增加塔内的氧气量,又从公用站临时接了一跟空气管线向塔内送空气。但公用站上的标示错误,误将氮气标成空气——造成不停的向塔内同氮气。当检查人员刚刚进入塔内即出现窒息。监护人员当时没有多想,就在没有任何气防措施的情况下进入塔内救人,结果也造成窒息。当时现场没有准备安全绳和长管等。等到相应的救护设备到达现场后,现场没有人再敢下去,延误了救援时间。较终这起事故造成一人死亡一人变成植物人!!!!!
总结教训:
分析合格后人为改变环境状态!(直接原因)
公用站物料标示错误,一直没有发现(管理不到位)
没有执行进塔入罐的规定,没有系安全绳
监护人在没有防护情况下盲目救人,致使事故扩大
没有一套可行的紧急预案——较后当救护措施到位的情况下没有人下去救人,延误时机。
总之,事故的发生是一连串的错误的结果。归根结蒂是安全制度没有严格落实,管理不到位,管理存在盲区!!!血的教训,生命的代价换来的经验。化工一线的同志们,三思而后行,安全规章制度一定要不打折扣的执行。各级管理人员都应尽到自己的职责,消除风险,尽可能实现本质安全。
26.双氧水生产装置案例<氧化塔排污枧镜炸裂>
炸裂原因:操作人员在氧化塔上塔排污时,关闭视镜下部阀门的瞬间视镜炸裂,操作员及时关闭了上部切断阀,避免了重大事故的发生;视镜为玻璃制品,又是冬季,冷热相激,玻璃炸裂;排污管线较长,支撑少。在关闭下部阀门时,扭力突然增大,玻璃炸裂;排污视镜内是废双氧水,浓度较高。关闭下阀时,双氧水瞬间发生分解,压力突然升高,玻璃炸裂。
防范措施:针对炸裂的原因,为防止类似事故的发生,采取了以下措施。氧化塔排污阀上阀保持关闭状态,下阀保持全开或稍开状态。排污时先开下阀再缓慢开上阀,缓慢排污,排完后全关上阀。排污视镜定期更换,并外加金属丝网,防止炸裂伤人。
27.我们是两套装置靠在一起,其中一套装置停车检修,二套装置还在继续生产,在动火的时候焊渣落到了地沟里面,刚好遇到二套抽真空,地沟里有高浓度的易燃易爆气体,一下子就着起来了,所有人用了所有的灭火器才把火扑灭。
事后总结原因:一就是责任落实不到位,现场监火人没有认真负责。二就是操作人员在抽真空的时候应到现场确认有没有动火的情况。
不过幸好没有造成人员伤害事故,损失也很小。
28.装置扩建,由于领导要求压缩工期。从中交到投料生产仅仅三天时间。就投料开车了。结果系统吹扫清洗不彻底。造成系统杂质全部集中在了吸收塔填料段,造成塔多次液泛。较严重的时候塔顶放空喷出几米高的水柱。较后只好停车清洗填料。给装置造成了不少损失。
较主要的是开始的时候仅仅是塔压差波动,放空带液。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开始以为是塔发泡,对装置的稳定运行造成了严重影响。
典型的领导拍脑门决定,不充分考虑装置的现状。
可见在新建装置和扩建装置在投产前一定要做好吹扫和清洗工作,不要盲目的赶工期。否则会得不偿失。
小编总结:
在化工检修作业中,小七个人认为必须具体抓住以下环节:
1.开停车方案、物料置换方案、检修作业方案、应急处置方案要齐全予以落实。
2.特种作业票据签发要现场确认,并落实监护人;且不得有在无防护措施的立体交叉作业。
3.施工队伍必须安全教育。
4.作业前必须进行危险风险评估并进行向作业人员书面交底。
5.安全监督管理人员及时检查发现违章及时制止整改。
6.把好质量验收、作业完工验收关。
人人都应该重视安全,时刻关注安全,将“安全生产”铭记心中,不折不扣地遵操作规程之章,守安全生产之法!让人人都清楚地认识到违章就是走向事故,就是伤害自己、伤害他人,甚至走向死亡。不要抱有任何饶幸心理,因为,或许一次小小的不经意的违章,就会造成很大的伤害或损失,就会变成违法。如果每个人都能真正意识到这一点,那么我们的安全生产工作必能做得更好,企业就能长盛不衰,我们个人就能在一个安全和谐的环境中幸福生活